最後一代外省人》虛構的鄉愁 成英姝最後一代外省人》虛構的鄉愁【聯合報╱成英姝】我們這「最後一代外省人」,是一代虛構鄉愁的人,我們沒有真正的鄉愁......我在部落格寫過一篇文章〈沒有鄉愁的我們──有時是台灣人,有時是中國人〉,說到我小時融資候的身分證上的祖籍是江蘇興化,後來身分證改版,籍貫沒了,變為出生地,我的出生地是台灣台北,身分證上毫不存在祖籍的痕跡。父親對這個改變說了好幾次「很好,這樣妳以後就是台灣人」。其實早就沒注意省籍這件事了,但前陣子因為父親開了個部落格房屋買賣,談老家舊事,一位讀者自稱也是興化人,我心想,噢,遇著爸爸的同鄉了!我想的完全是「我父親的同鄉」,而不是「我的同鄉」,我還大膽說這位讀者絕不會比我小,因為我下一年級的人是不太會自稱祖籍的。誰知可尷尬了,這位讀者還真是我下一年級的,酒店打工六十五年次。「嚴格說起來應該算外省第三代,也許是家庭環境的關係,我一直自稱兼自認自己是江蘇人;別人問我是哪裡人時,答案因時因地制宜,端看人欲知為何,人在國外當然是台灣人,到外縣市是台北人,對我來說也沒有轉換的困難,但我想,江蘇興化房屋貸款人這個身分,永遠都會是我回答的選項之一。我問跟我同年的外省同學,他說他也會稱祖籍(還常自比是「湖南騾子」),也許隱隱有種『我們是最後的外省人』的心情吧!畢竟這個斷代史實在太特殊了,此意義下的外省人一詞最後可能消失,可能內涵會被取代九份民宿,無論如何,內心中認同外省人,而且確實對自我建立有所影響者,大概真的就到我們這一代為止了。」其言這「最後一代外省人」的自覺,令我陡然一驚。我發現當有一派政客在操作族群的分裂和仇視的同時,另有一派則撥亂反正以融合和無差別,這確實是邁訂做禮服向和諧的方法,但是泯滅差別的同一化是對的嗎?把祖籍的鄉愁消滅是對的嗎?說到底,國家、民族,定義都是虛幻的,有一天午夜夢迴能用來判定自己是什麼人的,是鄉愁。我們這「最後一代外省人」,是一代虛構鄉愁的人,我們沒有真正的鄉愁──這所有詩烤肉食材意的根源,但我們創造了另一種詩意,來自一片不存在的夢境的土地,一種反其道而行,我們一如米蘭昆德拉所說的,生活在他方,永遠的他方。許多優秀的作家打從一開始就在處理關於自己的身分認同問題,某些作家則會從某個時候起,關照起自己的身分源頭保濕面膜,而且有個專門的濫情詞:尋根。但我們別忽視了小說家幾乎都很著迷處理「身分」這個課題,「身分」這兩個字在此指的是一個抽象的、大的隱喻,性別、地位、國族,都是寓言的工具。我個人以為的小說家像吟遊詩人,不需要任何一種歸屬和認同,我不關心襯衫身分,但我卻相信在試圖去關心身分的過程裡,可以找出一點線索:那是否至少些微地解救了我們的孤獨?【2008/09/30 聯合報】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情趣用品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t27htya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